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,提出要建设农业强国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明确要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。这一重要战略指引,将给农商银行带来重大发展机遇,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,农商银行必将在服务“三农”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上大有作为。
坚守“三农”定位,助力县域发展。农商银行要坚定支农支小的信贷投向。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,围绕质量农业、科技农业、品牌农业、绿色农业和消费趋势新变化,加大对小农户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。要做实小额信贷业务。继续有效推动信贷业务转型发展,在大力推广小贷业务产品基础上,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办股权质押、仓储质押等特色信贷产品,合理拓宽抵押和担保物范围,细分小微企业客户群体,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。
优化业务结构,全面提升效益。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。提高对公、活期等低成本存款比重,降低资金成本和营销成本,力求通过适应市场竞争的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存款营销竞争力;加强信贷资产管理,确保抵质押贷款整体占比逐步提高,增强风险缓释和代偿能力,实现贷款结构逐步优化;要坚持做微、做小、做散的信贷方向,严格控制大额信贷投向和投放比例,防范大额信贷业务风险。要深耕信贷营销。坚持“走出去”的营销策略,下企业、查需求;以快捷和灵活为抓手,积极创新定价灵活的信贷产品,提高办理效率,巩固和吸引一大批的优质客户;完善信贷尽职免责细则,明确工作标准和免责认定流程,建立“敢贷、愿贷”的长效机制。
严守风险底线,保障稳健发展。要规范信贷管理。突出抓好信贷资产质量,从贷款“三查”入手,加强贷款用途审查和资金流向监测,严查受托支付执行情况,确保信贷业务合法合规;优化信贷投向,积极发展绿色信贷,严禁发放“两高一剩”“三去”“僵尸”企业贷款。要加强合规建设。扎实做好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和后续转化管理,注重违规积分管理和应用,及时通报典型案件,强化警示教育,规范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;筑牢内控“三道防线”,全面梳理规章制度,加强业务培训、合规教育,有效防控柜面和前台业务风险,筑牢“第一道防线”;强化制度建设,堵塞漏洞,加大员工管理、案件风险排查和业务合规检查力度,进一步筑牢“第二道防线”;加大对重点领域的审计力度,充分发挥好“第三道防线”作用。
强化党建引领,突出政治建设。越是经济形势复杂、任务繁重的关键时期,就越要加强党的领导,以党的建设为发展举旗定向、保驾护航。第一,加强政治建设,增强组织力。要突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严格落实规定动作,创新自选动作,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。要梳理党建工作先进典型,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、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。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。提高组织生活质量,从严从实抓好“三会一课”、组织生活会、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。打造“一个支部一个样板、一个党员一个标杆”的基层党建形象,推动党建与主业经营发展深度融合。第二,突出人才建设,提升凝聚力。要完善制度,健全人力资源体系。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,健全“党管干部、选贤任能、公开选拔”的干部选任机制,形成“优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”的良好局面,不断提高中层干部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要优化结构,完善培养使用机制。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,积极储备后备干部和优秀青年人才,形成干部队伍梯队式递补的良好机制,建立“人岗相适、人尽其才”管理模式。加强各类培训和管理,落实“按需培训、精准培训”机制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。